“現在來我們這兒的外地人少了,生意跟去年沒得比。”紹興柯橋的徐師傅開了5年的出租車,他說今年開年是清淡的。一天一百四五十元的收入,不及往年的淡季,“一般來講,200塊一天還是有的。”3月初,他憂心忡忡地等待今年市場人潮的到來。
如徐師傅一樣,這個城市的多數人會跟你熱烈卻謹慎地談論中國輕紡城。這一亞洲大的輕紡交易市場,幾乎牽連著縣城八成以上人的營生。“我只是想知道,在預期里,會是慢慢好轉還是更糟?”他的疑惑無疑是更多人的。
記者于2月底、3月初、4月初,三赴紹興柯橋,動態跟蹤市場經營戶、紡織上下游企業的發展情況。
危幾分?機幾許?金融危機下的紹興紡織業,一線再報告。
他們的二三月
比起她的那些同在柯橋聯合市場經營的溫州親戚,季麗華無疑是幸運的一個。
及早調整了銷售的布局,讓內銷的比例占到八成,且多供國內的二級批發市場;及早研究了香港、廣東等地的流行,做好印花樣。提前量的調整讓她的悅華紡織也提前進入了年后的好行情。“從年初八開始到3月中旬,我們一直比較忙,訂單的情況甚至好于前幾年。”
她姐姐的公司卻沒有如此的運氣。整個二月的銷售額在30萬左右,“而以前一單的金額也在五六十萬。”
同樣著急的是盛豐源紡織的老板娘林玉。“訂單銳減”,她說,去年的2月,是忙到訂單都來不及接。而現在,公司在柯橋精品廣場的辦公樓內,三層的區域只有三兩個人不時查查電腦、打幾個電話。“我們主要是做中東和俄羅斯業務的,市場的情況不好,現在希望能把之前的余款盡量催回,減少一些損失。”
1月份,林玉新接了一個俄羅斯的單子,50萬的貨。“對方付了30%的訂金,可等貨出來就再也聯系不上了,他們扔下十幾萬的訂金消失了。”國際市場的不穩定一度讓林玉有些失落,回款速度慢,手續等相關成本的增加,甚至讓她覺得多一個點的退稅返回也是杯水車薪。到了3月,情況出現了好轉。“來看貨的客戶逐漸增多,有一些不錯的訂單,調整加大了國內市場的份額。”
來自上游染整和處理企業的消息也印證了紹興紡織于2009年春天的暖色開局。
紹興縣超超染整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吳利明告訴導報記者,雖然今年的國內市場相比往年開局略差,旺得偏遲,但行情依然不錯。“就我們公司來說,二月份的生產情況還好于去年的同期,三月份的數字也和去年差不多。”葛錦琦的金砂公司主要是紡織品整理方面的,他也在經濟寒潮的3月,看到國內市場的機會,并積極維持公司保持穩定的生產。
他們的堅持,也從官方得到了印證。一度回落的中國·柯橋紡織指數,其2月份的外貿景氣指數收盤于967.44點,比上期提升了7.2%,這是去年9月份持續回落以來首次上升。總價格指數也自3月始,走出了連續的緩升線。
重中之重
在這一期間,跟紡織、跟紹興有關的利好消息紛至沓來。有人說,正是這些好消息帶來了好春景。
紹興縣委副書記、縣長馮建榮在今年2月召開的紹興縣經濟工作會議上說,如果去年11月,國務院出臺的促進輕紡工業健康發展的六條扶持措施是“冬天里的一把火”,那今年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的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就是“報春花”,“恰逢立春,這預示著紡織產業的又一個春天來了,給我們帶來了信心。”他表示,紹興要率先復蘇。
事實上,從中央到省里,對紡織、對紹興的關切不止于此。
2月26日,浙江省工業轉型升級系列報告會的首場就選定了紡織產業,中國工程院8位研究紡織的院士5位親臨紹興,“其他三位還是因為年老、生病等特殊原因不方便前來的”,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親自帶隊考察、落實。副省長金德水在會上表示,紡織業是浙江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自2001年起,浙江紡織業無論是在產業規模還是在產業整體效益水平上均在全國保持地位。來自會場的資料數據顯示,2005年浙江省紡織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8984家,職工總數171.2萬人,實現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和利潤分別達4824.5億元、4375億元和186.43億元。利潤占全國同行業的27%,位于首位,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的16.9%,是全省盈利總量大的工業行業。
隨著浙江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比重逐步提高并成為浙江經濟發展的新支撐力量,紡織業總產值在浙江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其出口創匯額占全省出口總額比重也出現下滑趨勢,但優勢仍得以延續。浙江省經貿委的相關統計顯示,紡織在浙江工業的占比仍在1/5以上,是全省總量大的工業行業。
《紐約時報》記者今年2月28日撰文指出:很少有其他產業像紡織服裝產業這樣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這個產業價值4500億美元,是中國貿易力量和發展模式的代表。“專家表示,紹興等城市的境況將成為中國貿易實力的晴雨表,也將成為觀察中國社會狀況的窗口。”
為了緩解這一重要產業的發展困境,自2008年8月1日起,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已經四次提高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從11%到13%再至14%,又從15%增值16%,逼近極值的17%。據測算,每提高一個點的退稅率,紡織品、服裝行業相當于獲得90億元左右的收益。
“國家確立了紡織工業為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主要的民生產業、出口貿易的優勢產業地位,出口退稅率的再次提高,正是紡織行業地位提高的體現。”曾多次為紡織企業奔走呼喊的富潤集團董事長趙林中說,這一系列的舉措,“讓我們增添了信心”。
一道選擇題
“2005年的時候,也有一段困難的時期,困難我們不怕。”林玉在紡織市場堅持20年,一路上,有風雨,有艷陽,信心不缺,經驗也不缺。“只是現在真看不好要怎么調整市場的結構。”她說,國際的市場雖然有較大的萎縮,但都是老客戶,一直以來的生意往來也不錯,國內的市場沒有國際方面的穩定,需求雖然大,但是起伏變化和不確定因素也多。
難以取舍。這也是市場上不少商戶和企業面對的選擇難題。
“外銷的生意好,效益高,相對穩定。內需的市場相比不夠成熟,從外銷轉做內銷重新爭奪市場,也激烈。”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廣偉說,這是很多企業糾結的原因。他曾經做過一個統計,結果顯示目前紡織企業的大面還是內銷為主在75%左右,“先入者,渠道建設較好,后來者會有壓力。但是純做外貿的企業,不轉向也難有活路。”他日前造訪紹興一家以出口歐洲為主的企業,“等下去不行啊,得虧上千萬。”
是要放棄外銷市場,艱辛轉向內需市場嗎?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陳樹津說,“多年來內需市場一直是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的驅動力,規模以上企業國內銷售的比重已從2000年的67%上升到2008年的77%。2009年內需市場的比重將進一步擴大。”
“擴大內需不是平移,不是把國外的平移到這里,他們也要創新,所以外銷企業轉到內銷也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楊東輝表示,2009年的紡織服裝市場有望在拉動內需政策的鼓舞下加速發展,市場的細分、新市場的開拓等都更為關鍵。“這也意味著競爭將更加激烈,淘汰性更強。”
“我建議不能忽視外銷的市場,要更加拓展多元化的出口市場,同時要重視內需市場,逐漸培養。”伏廣偉說,根據美國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OTEXA)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美國從進口紡織品服裝同比下降3.41%,而從我國進口紡織品服裝還有所增長,同比增長1.10%。這一方面說明,雖然美國市場對紡織品服裝的總體需求減少,但是對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品仍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也說明,在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國際競爭力仍然非常強勁。
2009年美國取消對我紡織品進口限制,也促使我國部分原被限制紡織產品呈恢復性增長態勢。美國商務部新統計顯示,2009年2月美國從我國進口222類針織布4811.8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9%;進口347類男式棉質褲子167.1萬打,同比增長71%;進口348類女式棉質褲子439萬打,同比增長53%。“土豆效應”顯著。
因此,業內人士指出,有國家政策的支持,有國際市場的剛性需求,中國紡織行業現在要做的就是苦練內功,以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優化布局為重點,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在眼睛向內求生存的同時,絕不放棄已形成的國際貿易比較優勢,國際市場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在一根滌綸絲上舞蹈,越美越難
“紡織業要掙扎出金融危機的泥潭,實施產業的轉型是惟一路徑。”徐匡迪說,要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增強核心競爭力。也因此,在《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現代紡織服裝加工技術及裝備實施方案》中,“關鍵技術”、“新技術”成為出現頻率高的詞匯。
今年初,紹興市經貿委牽頭、多部門參與制定的《紹興市五大產業提升發展規劃》正式出臺。據稱,在此前大半年時間里,紹興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調研,并召開一系列產業發展座談會,聽取意見思路,傳遞政府決心。
浙江明顯律師事務所的鄭海東和紡織企業多有交集,在他看來,編制這份未來5年紹興制造業的發展規劃,傳遞出政府部門看到紹興雖在紡織等傳統產業有優勢,但在價值鏈不斷分化的市場競爭中,已無法創造利潤神話的現實,傳遞出堅定產業革新的訊號。
“這一輪產業規劃對紡織轉型的基本界定是從‘大’到‘強’。”伏廣偉這樣解讀,“規劃總的方向是差異化、功能化、高端化、品牌化,全力打造國際紡織品制造中心、貿易中心和創意中心。”
與以往不同,在五大產業發展規劃“落地”后,紹興市經貿委已根據“一個產業、一個規劃、一個政策、一套班子”的要求,著力構建一系列“子工程”,細化每個產業的發展目標和政策導向。立足更廣區域高度的這次產業新布局,凸顯出政府試圖依靠產業引導,謀劃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意圖。
轉型,這是政府考量未來而設定的行進路線,對企業而言,這是個輕盈的誘惑,卻也是沉重的難題。
1989年開始辦廠,1993年做麻紗,1995年的時候做綸絲,1999年開始做TC布,2000年以后涉及襯衫布,又不停改進工藝,增加支數,調整廠方,建循環處理系統。吳利明說,他們廠隨紹興紡織歷經眾多沿革,才走至今天。“我知道要增加附加值,重視設計,努力踐行,卻也疑慮重重。”2007年,還未及金融危機之前,他們行業的平均利潤率也僅在1.6%,“我們還有多少的提升空間?這個行業的進入門檻不高,新技術成熟后,是不是會有人迅速模仿?而大的新的技術創新對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來說,又難以自我達到。”葛錦琦也說,“依靠企業自身的力量,也許用較長的時間根據市場的反饋能逐漸完成提升,但這個時間會很長,也會因此錯失更多的機會。”
紹興縣個私協會秘書長朱建中告訴導報記者,在1萬多戶的企業中,中小企業仍是大多數,這就注定了紹興“在一根滌綸絲上的舞蹈,越美越難”。“我們有過紡織產業是不是夕陽產業的討論,后明白了自己的優勢,看到了發展的機會,而國家的政府扶持也給了企業更多的信心。現在的問題是,如何面向朝陽?”他認為,政府應該在這方面多有作為。
事實上,轉型升級工業報告會也是政府搭建“政產學研”平臺的一次有益嘗試。紹興市經貿委的相關人士透露,下一步,他們將搭建區域公共技術研發平臺,讓中小企業用少量的資本投入,換回自己急需的生產技術。同時要發展紹興在紡織業中積累的“垂直分工、水平整合”等經驗,“產業鏈的優勢,有利于產業的提升、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產品的開發。”
“紹興必須要打造集群創新體系。”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魏江說,不妨改進一下傳統做法,多與人合作,多開展差異化競爭,只有優勢互補,一個地區的產業才有希望。
葛錦琦在2007年底決定延展公司的產業鏈,從紡織品的后整理做到了印染。“把產業鏈往前靠,我更希望政府對我們的指導也能往前靠。”
五月謎題
就在跟蹤采訪的后一周,有了新的情況回饋。
“近的天氣不好,影響了出貨。”季麗華說,3月的第三周,她開始覺察到購買人的猶豫。“按照往年的情況,清明過后會好轉吧,因為那時候不用太考慮天氣了,都是夏天的面料嘛。”
“但是以往的經驗,這一波的內銷行情過了端午就算是過去了。”吳利明開始擔心市場上的人流到那時候還沒有增加。
依照往年的經驗,四五月份是市場的銷售旺季,內需不俗,而國外圣誕節的訂單多也在這個時間下達。“一些廠里,過完年就開足生產,到五月份也能把貨出掉。”一個鎮上分管工業的副鎮長告訴我們,今年的形勢卻不好說。“我們鎮,3月份的開工情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3月的單子是過年十多天后結余的單子,所以從開工率看還是不錯的。但是往年這個時間已經接到五六月份的單子了,現在的情況看,還不是很理想。”
吳利明已經給自己預留了端午過后整個市場進入低迷的心理預期,林玉怕這波之后的訂單難以為繼。“等四月底,五月初吧,那時候會看得清些。”
五月的水落石出,決定著這陽春三月究竟是回暖還是還寒。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鼓勵紡織企業要有信心。他特別提及,“我們對紹興有很大的期待,因為紹興紡織是行業的老大,是交易中心和制造中心,我們現在期待它變成創意中心。”孫說,他們在紹興設了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柯橋分中心,這是對柯橋有信心的明證,“所以企業自己也要有信心”。
資深的紡織業人趙林中說,去年行業的問題是資金的問題,今年則主要是市場的問題。“我們要改變自己,還需要留意的市場變化。”政府各項扶持政策的出臺,對內需市場的拉升,在他看來都是有利的信號,“市場有了,政策有了,要扎實地活著。”
“紹興紡織業的優勢在于其產業鏈完整、集中度較高、發展較快、競爭優勢明顯,”伏廣偉說,紹興的紡織從上游的PTA、化纖,中游的織造、染整,下游的服裝服飾,紹興在紡織產業鏈上已經相當完整,其成熟度更是越南、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無法比擬的。“依托著亞洲大的紡織貿易市場,會有效感受到內需拉動,這會給企業和整個產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推動。”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五月的風能聞到麥田收獲的氣息。徐師傅在三月中旬已經開始微笑期待繁榮再來,“會好起來的。”
紹興紡織業的“五次革命”
紹興是傳統的紡織大市,目前在全市工業經濟中占據了“半壁江山”。從紹興紡織業的發展歷程看,主要是“五次革命”奠定了今天紹興紡織大市的基礎。
(一)“化纖”革命(80年代初期)。紹興紡織業具有悠久的歷史,自古就有“日出華舍萬丈綢”的美譽。但是,計劃經濟體制束縛了紹興人的手腳。80年代初,紹興的企業家在這個市場縫隙中抓住了歷史性機遇,大批鄉鎮企業迅速崛起。短短幾年時間,紹興以化纖為主的紡織工業已初成氣候,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紹興年產化纖紡織品已經超過億米。
(二)“市場”革命(1988年)。1987年前后,紹興紡織工業出現“增產不增收”的尷尬局面,于是,1988年10月1日,在政府部門的牽頭下,柯橋輕紡市場(中國輕紡城)應運而生,幾經擴建,已發展成為亞洲大的紡織品貿易集散中心。全市65%以上的紡織產品通過這里走向全國,走向全,并集聚了巨大的資金流、信息流和技術流。
(三)“體制”革命(1993年)。早在1993年,紹興就開始探索以股份合作制為主要內容的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1998年前后又掀起了股份制改造的浪潮。“兩次改制”為紹興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也大大增強了紡織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活力,目前全市鄉鎮企業改制面已經超過99%。
(四)“無梭化”革命(1995年前后)。鄧小平同志南巡談話后,全國掀起新一輪改革開放高潮,大量進口面料充斥整個中國輕紡城,而本地面料卻無人問津,紹興輕紡業面臨危機。主要原因在于國內外企業的裝備和技術差距,于是從1995年起,紹興發動了一場“無梭化”革命,這是紹興紡織發展史上一次脫胎換骨的革命,紹興的紡織企業裝備水平一下子達到90年代中期發達國家水平。
(五)“外貿”革命。1998年,受東南亞金融風波影響,紹興市紡織業受到沉重打擊。幾經市場洗禮的紹興人從范圍的比較中找到了癥結:紹興的紡織品出口率太低,僅3%。當年,政府適時出臺了鼓勵擴大自營出口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企業也看到了“提高產品檔次,打向國際市場”的巨大商機。一時間,紡織企業中掀起了“外貿”革命。1998年至2003年,全市紡織品自營出口年均增長速度超過50%。在國內紡織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紹興紡織業依靠開拓國際市場,保持了生機和活力。
通過“五次革命”,紹興已經成為國內重要的紡織制造業基地。
紹興規劃
總量目標:到2012年,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達到3700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占全國紡織比重的8%;自營出口達到160億美元,年均增長20%以上,占全國紡織比重的8%。
質量目標:到2012年,銷售利稅率達到8%;科技和品牌對紡織產業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產品附加值有較大提高。
結構目標:到2012年,紡織產業集群優勢更加明顯,爭取培育5個國家級產業集群,爭創50只國家級品牌;企業結構更加合理,爭取有年銷售10億元以上企業50家,其中超50億元企業5家以上;實現利稅超億元企業30家。
創新目標:五年內爭取培育國家級技術中心3家、省級技術中心10家,打造國際性的紡織創意中心。
資源環境目標:到2012年,紡織產業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廢棄物排放量明顯下降,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主要產品單位能耗和廢水排放量均處于國內水平。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盡快更改或刪除。
聯系人:楊經理
手 機:13912652341
郵 箱:34331943@qq.com
公 司:昆山市英杰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地 址:江蘇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號雙星疊座A2217